“2024年檢修計劃率98.74%,較上年提升2.22%;噸煤產汽量9.025噸,較上年8.632噸上漲4.55%;脫硫劑消耗總量較上年度環比下降5.6%;全年實施自主檢維修項目一千三百余項,檢維修成本一降再降;生產裝置區環境顯著提升……”這就是動力車間全體員工過去一年緊日子帶來的好消息。
“緊”扣生產成本,不斷提升裝置經濟運行水平
作為化工的主要原料,煤炭價格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成本。針對煤炭價格上漲導致流化床鍋爐燃料成本提升這一現實問題,該車間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。“通過日常運行數據分析,根據鍋爐運行工況及時調整燃料煤配比,盡量提高性價比較高的煤種摻燒比例,根據各煤種市場情況對配煤進行動態管理。”小組成員陳健說,雖然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量,卻使公司循環流化床鍋爐高熱值、低灰分燃料煤摻燒比例不斷提升,能夠讓鍋爐保持在最佳經濟運行狀態,“一想到這些,所有付出都值了”。
作為用水大戶,該車間一直將“弘揚節水文化,創建先進節水型企業”作為不變的奮斗目標。乏汽回收無故不得退出;取樣裝置取樣后隨即關閉,嚴禁長流水;在發現汽水系統的跑冒滴漏,及時匯報處理;冬季設備防凍同時必須兼顧節水。車間主任姜軍虎多次強調,一旦發現有違反節水問題,必須從嚴考核。
“緊”跟節能降耗技改項目,確保盡早落地見效。
2024年初,該車間對三期脫鹽水兩套超濾裝置進行國產化,國產化后超濾膜組件更換費用較之前節約40萬元;隨后又對三期脫鹽水保安過濾器和精密過濾器濾芯進行國產化,經核算每年更換兩種濾芯可節約費用45萬元。截至當前,國產化后超濾及兩種濾芯運行正常。
“新型藥劑啟用后,鍋爐排污率顯著降低,達到預期節水效果。”工藝技術員王偉告訴筆者,截至2024年6月底,公司5臺高壓鍋爐爐水新型藥劑全部通過性能考核正式投入運行,在鍋爐汽水指標達標的前提下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的。“在一期鍋爐新型藥劑性能考核期間,工藝人員每兩小時對爐水指標手動檢測一次,和現場表計對比后一并填入統計表格,還對加藥次數及加藥量如實記錄。”王偉說,當時正值盛夏,雖然大家汗流浹背,但沒有人喊苦叫累,就是為了能讓新型藥劑盡快投入運行和使用。8月,深受公司及車間關注的《循環流化床鍋爐爐渣全自動循環綜合利用》項目也落地實施,在確保鍋爐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再將噸煤產汽量提高了3%。
“緊”在隨時隨處,基礎管理不斷提升。

“王師,我剛把長伸吹灰器C01的填料更換完畢,你現在控制室DCS盤上把吹灰蒸汽送上,試試效果咋樣?”
“班長,剛才發現2號爐暖風器疏水總閥有些滴漏,我用活扳手緊固了一下,現在不漏了。”
像這樣的場景,2024年在動力車間裝置現場隨處可見,原本歸于檢修人員的活都被工藝人員“包攬”了。據統計,該車間全年實施自主檢維修項目一千三百余項,檢維修成本一降再降。自主檢維修也讓一些設備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,促使車間設備檢修計劃率高達98.74%,較2023年提升2.22%。說起自主檢維修取得的成績,設備技術員李剛自豪地說,“設備運行維護水平的提升,為公司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2024年,該車間在四個班組之間持續開展“每日一清理”活動。其從最初是由車間分管技術員每天給每個班組分配清理的區域,清理完成后進行檢查考評,完成好的通報表揚,完成不好的現場進行幫扶提升,到最后由班組自主選擇清理區域,生產裝置區環境顯著提升,車間基礎管理水平不斷得到提升。
為了響應公司號召,車間協議工再度裁員,脫鹽水裝卸及清洗樹脂的工作全部落在了班組員工的身上,工藝技術員田亮感慨道“在沒有影響正常工作的前提下,全年總共裝卸清洗樹脂130余噸,這是基層班組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。”
夢雖遙,追則能達;愿雖艱,持則可圓。新的一年,動力人繼續堅持用“緊日子”過“好日子”的心態,以必勝的信心和強大的執行力,為來年贏得更好成績。




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