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4日,我有幸參加了公司通訊員培訓,培訓講師們精彩的講解讓我受益匪淺。在媒體格局變革、傳播方式日新月異的今天,這次培訓恰逢其時,為我們基層通訊員注入了新動能、開辟了新視野。這次培訓不僅提升了我們基層通訊員的業務技能,更重要的是強化了我們的政治意識和使命擔當,為我們更好地服務公司改革發展大局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培訓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個上午的時間,但是在這一上午的時間里,我卻接觸到了大量的新聞稿件寫作與攝影技巧等方面的知識,開拓了眼界,鍛煉了思維能力,特別是學習到了兩位授課老師的寶貴工作經驗。
培訓特邀的渭南廣播電視臺王長江老師以“通訊員入門:從寫好消息,拍好照片開始”為題,為公司全體基層通訊員上了生動的一課。王老師的授課深入淺出,既有理論高度,又有實踐深度,他結合典型案例為我們系統構建了新聞工作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。通過學習,我不僅掌握了新聞寫作的基本技能,更重要的是明確了正確的寫作方法和攝影技巧,為我今后做好宣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。在價值重構層面,我認識到企業新聞必須把握好政治屬性、行業特色和時代特征的有機統一。王老師說:“一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,應努力將視角和看點結合起來。”我們的報道要始終服務于企業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大局,善于從專業領域發現新聞點,展現行業特色和企業特點,同時要反映公司發展的新實踐、新成就,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要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新聞敏感性,善于從日常工作中發現具有報道價值的亮點。在能力提升方面,王老師系統地傳授了選題挖掘和內容創作的方法論。我深刻意識到要做好寫作前的構思,圍繞重點工作和重大節點提前謀劃;要在認識新聞“六大要素”的基礎上實現創新;要明確新聞撰寫的主題中心和四大結構,從標題入手,寫好導語、主體和結尾,寫出“靠譜”的新聞;要堅持實踐出真知,深入生產一線和項目現場抓取一手資料。在視覺表達方面,王老師強調了新聞攝影的敘事功能,要保證拍攝的照片具有時效性、現場感、真實性和典型性。我體會到要善于捕捉具有新聞價值的決定性瞬間,通過特寫鏡頭展現人物表情和情感,運用多種構圖方法,使照片既真實自然又具有藝術感染力。這些技巧的學習讓我充分意識到,好的新聞攝影能夠為文字報道增色添彩,達到一圖勝千言的效果。王老師的一句:“在最典型的環境中去拍攝最典型的人物,去抓取最典型的瞬間”是對拍“好”照片的最好闡釋。
培訓特邀的渭南攝影協會主席張鵬老師講授的課程主題為《手機攝影技巧和工作中的應用》。張老師的課程實用性更強,他指出,初學攝影時一定要先嘗試提高審美能力。在工具使用方面,張老師詳細講解了手機攝影的各種功能和使用技巧。通過課程學習,我學會了如何運用對焦、曝光、白平衡等基本功能來確保照片質量;了解了根據不同場景選擇使用HDR、夜景、人像和全景等特殊拍攝模式;熟悉了使用網格線、水平儀等輔助功能來提高構圖準確性等,這些技能的掌握,將有助于我日后能夠充分發揮手機攝影的便利性和實用性。在場景應用方面,張老師針對通訊員常見的工作場景進行了專門指導。在張老師的悉心指導下,我掌握了會議拍攝中如何捕捉主要領導、會場全景、與會人員等不同場景的拍攝要點;學會了在活動拍攝中捕捉精彩瞬間和細節特寫的方法;掌握了運用多角度、多形式展現生產現場的工作場景和技術技巧,張老師還教會了我們如何利用“一灘雨水”拍好景色,這些有針對性的指導,讓我們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快速上手,拍出符合要求的新聞照片。在后期處理方面,張老師強調了新聞攝影的真實性原則。我認識到要堅持新聞真實性,避免過度修圖改變事實;學會了使用簡單的調整工具優化照片提升效果;建立了照片審核意識,確保發布的每張照片都符合規范要求。
這次培訓不僅是一次業務學習,更是一次思想洗禮和能力提升。接下來我將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,努力提升個人撰寫宣傳稿件的質量和水平,努力為公司的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。首先,我將制定個人能力提升計劃,明確改進方向,按照工作標準,將學到的規范和要求轉化為日常工作的標準流程,并注重總結反思,定期總結工作經驗,不斷改進工作方法。其次,我將積極探索融媒體報道,學習運用新媒體平臺,嘗試運用圖文、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新聞報道;我將創新表達方式,學習運用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渭化故事,不斷提升宣傳工作的傳播效果。最重要的是,我將繼續保持積極學習的態度,認真參加部門和公司組織的相關業務培訓,密切關注行業和企業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,主動將所學所悟運用到實際工作中,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和寫作水平。




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