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市場競爭白熱化、資源成本高企的行業變局中,雙甲車間作為公司60萬噸甲醇生產系統的“心臟”,以刀刃向內的魄力積極踐行“用‘緊日子’過‘好日子’”經營理念。一場全員參與的理念革新與實踐探索在此展開,通過思想淬煉、問題查擺、精準施策、創新突破,成功蹚出一條降本增效、提質賦能的高質量發展路徑。
思想領航,凝聚“緊日子”共識
“四種經營理念”大討論活動啟動后,雙甲車間迅速掀起學習熱潮。車間主任王琨以行業趨勢為切入點,結合企業實際,向全員深入剖析當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,點明樹立“緊日子”意識的現實意義。通過集中學習、專題研討、案例分析等形式,讓全體員工深刻認識到,只有摒棄粗放式生產思維,在每一度電、每一方氣、每一粒原料上精打細算,才能為企業積蓄發展動能,迎來“好日子”。思想的轉變,為后續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靶向發力,直擊生產“痛點”
理論學習是前提,發現問題是關鍵。雙甲車間各工段迅速行動,組建自查小組,對生產全流程進行“地毯式”排查。氣化工段發現部分老舊設備能耗居高不下;變換工段存在原料配比不夠精準的情況;低溫甲醇洗工段化學品使用存在操作不規范現象;甲醇合成與精餾工段物料損耗率偏高;機組工段蒸汽“跑冒滴漏”問題偶有發生;空分工段設備運行效率有待提升。這些看似細微的“病癥”,卻如同隱藏在生產鏈條中的“暗雷”,嚴重影響著車間成本控制與生產效益。
精準施策,推動理念“落地生花”
針對排查問題,雙甲車間制定了“一工段一方案”的精準治理策略。氣化工段引入智能監測系統,對設備進行全方位“體檢”與改造升級,降低能源損耗15%;變換工段建立原料動態調配模型,實現精準計量、按需供給,原料浪費率下降12%;低溫甲醇洗工段開展“化學品使用標準化”培訓,通過模擬操作、考核認證,提升員工規范操作水平,化學品利用率提高20%;甲醇合成與精餾工段優化工藝參數,搭建實時監控平臺,物料損耗率降低至行業領先水平;機組工段根據蒸汽需求曲線,靈活調整汽輪機工況,蒸汽綜合利用率提升至95%;空分工段實施節能技術改造項目,引入先進設備,能耗同比下降18%。同時,車間創新考核機制,將成本節約指標納入績效考核,設立“節能先鋒獎”“降本能手獎”,激發全員參與熱情。
示范引領,激活發展“新動能”
一個工段的突破,帶動整個車間的變革。氣化工段的成功經驗成為“樣板工程”,各工段紛紛對標學習、創新實踐。甲醇合成工段通過優化催化劑使用周期與反應溫度控制,甲醇日產量提升8%,單位成本降低10%;機組工段與空分工段聯合攻關,實現蒸汽與氮氣資源的協同利用,年節約成本超千萬元。如今的雙甲車間,處處涌動著創新創效的熱潮,形成了“比學趕超”的良好氛圍。
從理念到行動,從問題到突破,雙甲車間將“緊日子”過出了“含金量”。這場持續推進的降本增效攻堅戰,不僅讓生產成本顯著下降、生產效率大幅提升,更錘煉出一支懂經營、善管理、精技術的員工隊伍,為公司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主動權。未來,雙甲車間將繼續以“緊日子”常態化機制為抓手,深挖潛能、創新突破,在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。




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