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檢修專題
您當前所在位置是:專題報道 > 2025年檢修專題
機械修造部:精準調度護航大檢修
發布時間:2025-04-24     作者:趙偉
      來源:機械修造部      分享到:
在公司裝置區的“鋼鐵叢林”里,機械修造部調度員陳勇總是步履匆匆、聲音堅定。在一二期大檢修這場關乎生產命脈的“戰役”中,以叉車調度為指揮棒,奏響了一曲效率與協作的交響曲,用專業與堅守成為檢修戰場上最可靠的后盾。
大檢修堪稱精密運轉的工業戰場,百余臺設備同時拆卸、安裝,上千噸物資需要轉運。而叉車作為物資流轉的“搬運心臟”,其調度效率直接決定檢修進程的快慢。面對這場硬仗,陳勇早在檢修前就進入備戰狀態。他認真翻閱歷史數據,創新性地制定了“分時段、分區域、分優先級”的叉車調度方案,將15臺叉車的使用時間精確到分鐘,提前協調好充電、維護時間,確保每臺叉車在需要時都能以最佳狀態投入“戰斗”。

大檢修啟動后,現場隨時都有突發狀況。某次凌晨三點,現場急需吊裝3噸重的核心部件,但原定叉車因臨時故障無法到位,接到求助電話的陳勇迅速啟動應急預案,一邊協調備用叉車,一邊緊急聯系技術人員遠程指導現場工人臨時加固,僅用17分鐘完成物資轉運,避免了整個檢修流程的延誤。類似的“緊急救援”每天都在上演。陳勇的辦公桌上貼著密密麻麻的便簽,記錄著每個檢修點的特殊需求:451崗位需要兩尺叉車、原料庫通道狹窄需小型叉車……這些細節讓他在調度時顯得游刃有余。
為實現高效協同,陳勇既做調度員又做協調員,建立起即時響應溝通機制,在各檢修班組設立聯絡員,通過微信群實時共享信息。有次運輸廢料的叉車因道路臨時封閉受阻,陳勇得知后立即與多方進行協調,重新規劃路線,并安排另一臺叉車接力轉運,確保廢料清理工作零延誤。他的存在成了檢修現場最安心的“定心丸”。
大檢修期間,陳勇日均接打電話超200通,步行距離超過15公里。而他的忙碌讓叉車平均等待時間從原來的20分鐘壓縮至5分鐘,物資轉運效率提升40%,成為名副其實的“時間管理大師”。




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