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萬水千山總是情,癡心難賦寄簫笙。”古人曾遠隔千山萬水也難舍那份牽掛,而我卻要用萬水千泥的情來表達我對眼前事物——水與泥的不解之情。
“保護水環境,節約水資源”,這幾個醒目的大字就立在崗位操作室的門外,時時刻刻提醒著我,不要忘記自己肩負的責任與使命。

我是來自供排水車間廢水處理崗位的一名主操。447廢水處理裝置主要處理來自氣化裝置產生的高氨氮廢水,三套裝置總設計處理能力為233立方米每小時,氣化廢水經過預處理單元后,進入SBR生化反應池,經生物脫氮反應,水質達到“黃河流域(陜西段)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/224-2011”標準后排放。
因為不重視環境保護,多少江河湖泊已遭受人類的破壞,多少國家和地區水資源的極度匱乏,多少直飲水的水質直線下降,使得保護水環境刻不容緩!崗位中的我是水體的保護者,不敢有一絲的馬虎大意,工作的重心就是將工業廢水經過處理達標后排放至市政管網;同時,我也是水體的監督者,任何一次的超標預警,都要積極采取措施,及時匯報,將污染降低到最小化。
工業廢水處理的好壞決定因素在于污泥,用一句話說它是“溫室里的花朵”一點也不為過。活性污泥既不能多也不能少,既不能發黑也不能發白,還要根據季節的變化確保它的溫度。冬季加蓋板通蒸汽,夏季揭蓋板注水降溫,要時刻注意它的酸堿度。對待它,就像對待嬰兒般要精心呵護,污泥發臭了,增加供養量;泥量過高了,增加排泥;池面有泡沫了,滴加消泡劑……種種問題,都要一一檢查、解決。有時對待它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要上心,因為它的一次超標,就會對環境造成重大的影響。我的崗位就是廠內廢水排向市政管網的最后一道防線,要時刻監測指標,了解水質,提高污泥活性,打好長期保衛水環境的攻堅戰!

面對與日俱增的環保壓力,我和同事們在工作中不斷創新,積極改造,從實現有害氣體零排放到氫氧化鈉加藥裝置在SBR池可以根據需要實時投加,保證菌群對廢水有效脫氮,再到污泥處理裝置經過管道改造,確保流速,提高泥餅脫水率。每當曝氣池面泛起朵朵浪花,每當潷水器落下激起層層漣漪,每當脫水機螺桿泵輸送出圓圓泥餅,就好像一首圓舞曲蕩漾在心田。多么美妙的畫面,我早已習慣聆聽他們的聲音,如果說風機是鼓手,那么循環泵就是樂手,泥與水也是這舞臺的舞者,而我就是指揮家,演繹一場壯觀的水之情!堅守己任,確保環保事故零發生,這是目標,更是一種責任!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”保護環境、遵循自然,踐行綠色生活更加要求我對自己工作的認真負責,絲毫不能懈怠。“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”堅信把工作中的一點一滴都做好,注重細節,提高操作技能,對待工作一絲不茍,時時刻刻入腦入心,就能不負環境保護責任,心系萬水千泥情;攜手共創藍天白云,青山綠水美景自來。




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5號